刚才,参观了两个实验室,听了徐书记和李校长的介绍,很受启发。今天调研的主要目的,首先是来报到。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形成了良好传统,省领导分别联系高校。按照省委的分工,由我联系东北农大。其次是来学习。东北农大名气很大,桃李满天下,培养了很多优秀学子,为黑龙江的三农服务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天到这里学习,非常高兴。第三是来问候。尽管教师节已过,还是要借今天这个机会向大家慰问,向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
通过介绍,我认为东北农大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与共和国几乎同时诞生。新中国成立之前,早在1948年东北地区刚解放,东北农大就已创立,可以说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二是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新生。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家要求不能在城市开办农业类大学,东北农大因此搬到了阿城,1979年搬迁回来。当时正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可以说和改革开放几乎同时新生。三是未来大有作为。多年来,东北农大始终立足于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服务于黑龙江农业,培养了众多人才,研发了很多成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农大历届领导班子、广大教职员工长期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我为农大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省提出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谋划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建设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实验区的具体目标。面对这样的大好形势,东北农大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成绩。
下面,我提几点希望。
首先,希望东北农大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农大要始终面向创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迈进,立足龙江,服务全国,走向世界。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找到切入点,下定决心,尽快改善学校的软硬件环境,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
其次,希望东北农大进一步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不仅需要大量的农业人才,关键是把更多的先进农业知识传授给广大农民,让更多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扎根在农业战线。东北农大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既传授学生农业科学知识,又要引导教育他们像老一辈农业专家那样,扑下身子,献身农业,甘作贡献,做一名 “新时期的北大荒人”。
第三,希望东北农大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多年来,东北农大贡献了很多优秀成果,包括乳品、冬小麦、优良大豆品种等等,不仅在黑龙江省,甚至在全国都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东北农大要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为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实施,为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提供服务和支持。当前,学校在发展中,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经费不足的问题。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教育经费的解决主要还是依靠政府加大投入。炳轩书记、战书省长对我省高等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去年主持制定出台了高教强省的决定,加大了支持力度。今后各级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指导思想会越来越明确,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会越来越大。二是机制不活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难度较大,总体上相对滞后一些。近期,中央提出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改革,目的就是进一步增强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的活力,使其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因此,如何将学校的内部机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需要东北农大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去实践。三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只要企业有动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与学校进行合作。黑龙江的国有企业比较多,民营经济相对不够发达,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与南方一些地区相比不如灵活。因此,东北农大在科研成果转化上要立足省内,服务全国,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对全社会有贡献的产业、产品。省内的企业也要尽快提高自主创业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只有企业和社会不断向大学提出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大学又能够不断地从开发新技术中得到回报,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机制才能得到良性循环。希望东北农大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做出示范。(黑龙江省政府网站 编辑:于慧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