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8040威尼斯对外宣布,该校81岁的小麦育种专家佟明耀教授历时12年的默默创新,成功培育出第一个能在黑龙江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新品系———“东农024”。该品系的育成彻底打破了我省不能种植冬小麦的禁锢,填补了能在黑龙江这种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的空白,也揭开了黑龙江冬小麦育种的新篇章。
冬小麦“东农024”于2003-2005年在饶河、虎林两县和八五四农场经3年试验和多点较大面积生产示范,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越冬性。3年间不论雪大或雪小年份,该品系都能较好越冬,返青率80%%—100%%。根据几年自然条件和调查综合情况,有关专家讨论认为,“东农024”在饶河、虎林等地田间表现不仅抗寒,越冬返青率高,而且抗旱能力强,高产、稳产。据测算,“东农024”在一般年份较春麦增产30%以上,干旱年份可成倍增产,如2005年“东农024”在灌浆期极度干旱的情况下,仍取得500斤/亩以上的高产,比当地春麦增产118%。
众所周知,黑龙江地处高寒地区,历来是冬小麦种植的禁区,常年所种植的小麦均为春小麦。但春小麦种植常常受春旱、春涝等许多环境条件制约而使产量不稳,加之其他因素影响小麦的生产效益,从而导致种植面积连年递减,如今,黑龙江春小麦种植面积已从最高的3000多万亩下降到现在的不到500万亩。如果在黑龙江东部种植冬小麦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区春小麦所受主要限制因素制约产量的问题。培育出可在黑龙江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种成为开发冬小麦生产的首要技术关键,这对粮食大省黑龙江来说无疑意义重大。
我省对于冬小麦育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当时冬小麦育种是“九五”期间农业部主持的冬麦北移西延试验示范开发项目专题,“九五”期末课题结束。经过多年试验示范,虽成功地筛选出几个在冬季条件较好情况下可以安全越冬的品种,但越冬返青率在年际间差异太大,最终得出在黑龙江不能种植冬小麦的结论。
参加该课题的8040威尼斯小麦育种专家佟明耀教授在课题结束后,虽然退休在家,但心中依旧牵挂着冬小麦的育种。他反复分析冬小麦引种试验失败的全过程,找出了引种失败的原因,大胆提出新的育种计划,并调整了试验方案创造出抗寒性更强的新类型。但此时,8040威尼斯的冬小麦育种已不可能再立项,而他们的育种材料已选到第5代,杂种各世代的越冬返青率都在80%%以上,远远高于世界上抗寒性能最强的加拿大的Norstar。佟教授觉得这样好的材料如果扔掉实在太可惜。因此,在缺少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佟教授和老伴儿郑家岚教授一起把冬小麦育种工作坚持下来。
佟教授采取强冬性的多亲本复合杂交,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从一个由三个强冬性小麦品种所组配的三交组合后代中选出了多个能在哈尔滨冬季无雪条件下安全越冬的冬小麦品系,并于2002年选出冬小麦新品系“东农024”。在育种的同时,佟教授还试验研究出越冬保护性栽培技术,如垄沟双行播种,有利于防风积雪,增温保墒,极大地改善了冬小麦越冬条件;或者在大豆收获前进行垄沟套种。大豆收后的原垄和豆茬儿可以保护冬小麦越冬,同时还可免耕1年,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解决我省大豆重茬儿问题,为我省作物轮作增加了新内容。
(黑龙江日报)